香港很多传统金行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但不少的经营已经今非昔比。清代只有身份显赫的名流绅士才能开金行﹐但到了六十年代﹐一盘金饰三十两金就能开铺。踏入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,水上人带旺了上海街的金行生意。
八十年代初,香港的油麻地避风塘仍然存在,当时由于有银行曾经倒闭,水上人还是较相信黄金,兴起以黄金作为储蓄的风潮,他们出海一个月回来来,第1件事就是要打造小金片,刻上“花好月圆”四字,作为家传之宝,立志在香港落地生根。当时水上人和码头搬运工人都爱戴四两重以上的粗金链,婚嫁金器都要求粗身大体。
到八十年代后期,香港一众工厂还未北移,香港人仍然会买金作为储蓄。当年近岁晚﹐工薪一族出了“双粮”便回到金铺买金,那时人人身上挂着八两黄金﹐挺起胸膛大步走,当深夜畤分站在上海街头,两旁的金行依然亮着霓虹灯﹐一盘盘黄金在射灯的映照下,整条上海街四十多间金行﹐像泻满一地的奶黄流沙,人影穿梭。
九十年代,一句“钻石恒久远、一颗永流传”掩没了“情比金坚”的观念,人们买玉器、钻石、白金,几乎无人买金。到了97年金融风暴,98年金价稍回落,人们才开始重新买金。2007年金价飙升,买金的人络绎不断,有人一买就是六七两。之后2008年出现金融海啸,从前在金行高谈阔论的熟客,竟前来卖嫁妆换取现金,境况令人唏嘘不已。